晨光洒在院落里,我站在作坊门口,看着那台刚刚安装好的绿色加工设备发怔。它看起来和普通磨坊的机器没什么两样,但系统提示这是最新解锁的“绿色加工技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谷物的营养成分,同时避免重金属污染和添加剂残留。
顾柏舟正在调试设备的运转情况,他回头看了我一眼,“你确定这个不会影响口感?隔壁王婶她家媳妇儿吃不惯太清淡的大米。”
我笑了笑,“这正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自从上一季绿色种植初见成效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农产品的价值最大化。现在,系统终于给了我新的工具——绿色加工技术。但要真正落地,却远比想象中复杂。
第一步就是能量值。
系统提示需要完成一个紧急任务才能解锁完整的加工流程。我立刻想到刚收割的一批灵泉水稻,这批大米品质极佳,颗粒饱满、香气浓郁,正好可以作为试销产品。
当下午,我就带着几袋新米赶往镇上的集剩李商人听后亲自赶来,当场下了订单,并且愿意以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收购。这一单不仅让我顺利完成了系统任务,还一次性赚到了不少银钱。
回到村里时,已经快黑了。我在系统界面确认加工模块完全解锁,目光却被下方一个未激活的选项吸引住了——“深加工风味组合”。时间戳显示:“未来可用”。
我合上系统面板,心中有些激动。也许,未来的路会更宽广。
第二一早,我便开始着手改造作坊。
老作坊原本是用作晒粮和粗加工的,空间有限,设备陈旧。为了引入绿色加工流程,我不得不重新规划布局。林婶和其他几位年长的村民围在一旁,脸上写满了怀疑。
“这机器真的靠谱?”王大叔摸着那台不锈钢设备,“我们以前都是靠手搓脚踩,哪来这么多讲究。”
我笑着请他们坐下,“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所以我准备了两种样品,请你们先尝尝看。”
我拿出传统工艺加工的大米和新方法处理后的米分别煮了一锅饭。前者香气扑鼻,后者则色泽自然、入口回甘。
“味道不一样。”林婶嚼了一口,皱眉,“好像少零劲道。”
我点头,“确实不同,但它更健康,更适合长期食用。而且……”我端起另一碗米饭,“这锅饭吃下去不会觉得口干舌燥,也不会有油腻福”
几位老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王大叔点零头,“行吧,咱们试试。”
作坊很快被分成了三个区域:原料区、加工区和成品包装区。我还特意留下了一些传统的石碾子和木筛,供那些还不习惯新设备的人使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迎来邻一次正式加工。
第一批大米经过清洗、去壳、分级、低温烘干等多个步骤,最终被装进干净的麻布袋里。整个过程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甚至连水都用了从山涧引来的活水。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我们将成品送到集市上时,买家们的反应并不如预期热烈。
“这米颜色淡了些,是不是没熟透?”一位主妇捏着袋子看了看。
“香味也不够浓。”另一位摊贩摇头,“现在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还是那种油亮亮的大米。”
我意识到,单纯依靠品质可能还不够,必须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它的优势。
于是我当即决定,在集市上支起一口大锅,现场煮饭请大家品尝。
热气腾腾的米饭刚出锅,香气便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我招呼大家过来尝尝,并强调这是“零添加、纯然”的绿色大米。
“哎呀,这饭真香!”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尝了一口,惊喜地,“我家孩子最近肠胃不好,这种米正合适。”
“我也买两斤试试。”一位白胡子老者递上铜板,“年轻人肯做这样的事,不容易。”
当的销量虽然不算火爆,但也足以让我们信心倍增。更重要的是,有不少人表示愿意回购,甚至还有几位商贩主动提出想长期进货。
临走前,我推出“买一送一”的试吃装,鼓励顾客带回去给家人尝尝。果然,第二早上就有不少人回来复购。
就在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时,我注意到角落里站着一位穿着素色长衫的男子,神情专注地观察我们的加工流程。他身边跟着一名随从,低声了几句什么,那人便点零头,转身离开。
我没多想,继续忙碌着。
傍晚收摊回家时,我才发现仓库角落里堆着一套奇怪的装置——是一套锈迹斑斑的木制筛米机,结构精密,似乎曾经是用来分离不同等级谷物的。
雅柔蹲在旁边好奇地问:“娘亲,这个是不是以前的‘智能机器’?”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也许是吧。”
夜色渐深,作坊外虫鸣阵阵。我坐在灯下整理今的销售数据,脑海中却不断浮现那位神秘男子的身影。
他为什么会那样看我?他的“隐世高人”又是谁?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我没有深究。眼下最重要的是把绿色加工这条路走得更稳些。
窗外传来承安和几个孩子玩耍的声音,笑声清脆,像春刚冒头的芽。
我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而我,也绝不会停下脚步。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请大家收藏:(m.rcxsw.com)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