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庙的晨钟敲响时,薄雾还笼罩着山坳。李云龙蹲在庙前的石阶上,就着晨光擦拭他那把缴获的南部手枪。枪身上的烤蓝已经磨掉了大半,握把处缠着几层粗布——这是从牺牲的战友军装上扯下来的。
\"团长,新兵连集合完毕。\"赵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政委的眼镜片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呢子军装虽然打着补丁,却浆洗得笔挺。
李云龙站起身,左腿的伤疤隐隐作痛。他缓步走向庙前的打谷场,三百多名战士已经排成整齐的方阵。站在最前排的是马虎,这个失去一条腿的战士拄着拐杖,腰杆挺得笔直;他身旁是铁蛋,这孩子穿着改的军装,腰间别着李云龙送他的手枪,虽然还没资格配子弹。
\"立正!\"张大彪一声吼,所有战士齐刷刷并拢脚跟。经过一个月的休整补充,独立团已经恢复了部分元气。虽然比不上全盛时期,但至少每个班都配了一挺轻机枪,弹药也勉强够打一场硬仗。
李云龙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有从突围时就跟着的老兵,脸上刻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也有刚参军的热血青年,眼睛里还闪着真的光芒。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憋着一股劲,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稍息。\"李云龙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钉子般砸在地上,\"今开始实战训练。目标——\"他指向东南方向,\"遏鬼子设在黑石崖的哨卡。\"
队伍里顿时一阵骚动。黑石崖哨卡是日军楔入根据地的一颗钉子,驻守着半个队的鬼子和一个排的伪军,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团长,\"赵刚声提醒,\"总部命令我们继续休整...\"
李云龙摆摆手:\"老子这不是去打仗,是带新兵见见血。\"他转向队伍,\"记住,这次行动以练为主。能智取就不强攻,能偷袭就不硬拼。各排排长过来领任务!\"
作战计划很快敲定:王喜武带狙击组和侦察排先行出发,清除沿途哨兵;张大彪的一排负责主攻;孙德胜的二排埋伏在增援路线上;新兵组成的三排由李云龙亲自带领,担任预备队。
\"记住,\"李云龙最后强调,\"咱们现在是伤愈的老虎,得学会用最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队伍出发时,乡亲们纷纷来送校妇女们往战士口袋里塞煮熟的鸡蛋和鞋垫,孩子们追着队伍跑出老远。铁蛋的母亲——一个瘦的农家妇女,死死拽着儿子的衣角不肯松手。
\"婶子,\"李云龙走过去,轻轻掰开她的手指,\"我向你保证,铁蛋不会有事。他要少一根汗毛,你拿我是问。\"
妇人这才松手,却突然跪下来给李云龙磕了个头:\"李团长,娃他爹死在鬼子手里,我就剩这一根独苗了...\"
李云龙连忙扶起她,喉咙像堵了块烙铁。他想起重生前在网上跟人争论战争代价的日子,那时的他何曾想过,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这样的生离死别?
正午时分,部队抵达预定集结地点——距离黑石崖五里的一片松树林。王喜武已经带人摸清了哨卡的情况:两个木质岗楼,中间是营房,外围有铁丝网。中午时分,大部分鬼子在午睡,只有四个哨兵站岗。
\"好机会。\"李云龙蹲在地上,用树枝画出示意图,\"喜子,你带两个人解决岗楼上的哨兵;大彪,等哨兵解决了,带突击组摸进去;老孙,你的人在东南角埋伏,听到枪响就佯攻,吸引火力。\"
\"新兵呢?\"赵刚问。
李云龙咧嘴一笑:\"跟着我,看老同志怎么打鬼子。\"
行动开始了。王喜武像只灵巧的山猫,借着灌木丛的掩护接近岗楼。他选了个绝佳的狙击位置——一棵歪脖子松树,枝叶茂密却能俯瞰整个哨卡。
\"砰!\"微弱的枪声响起,东岗楼上的哨兵身子一歪,无声地倒下了。几乎同时,西岗楼的哨兵也莫名其妙地栽倒——是另一个狙击手开的枪。
张大彪的突击组立刻行动,剪开铁丝网,悄无声息地摸向营房。透过窗户,能看见里面的鬼子正四仰八叉地睡大觉,枪械整齐地架在墙角。
\"手榴弹!\"张大彪一声令下,三颗手榴弹同时从窗户飞进去。\"轰!\"的巨响中,营房的门板都被气浪掀飞了。
\"杀啊!\"孙德胜适时地发起佯攻,东南角顿时枪声大作。幸存的鬼子晕头转向地往外冲,正好撞上张大彪的枪口。
战斗只持续了十分钟。当李云龙带着新兵们进入哨卡时,地上已经躺了十几具鬼子尸体,剩下的几个跪在地上举手投降。伪军更干脆,枪一响就举白旗了。
\"清点战果!\"李云龙命令道。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张大彪带人搜查营房,王喜武警戒四周,孙德胜则组织新兵们搬运战利品。
\"团长,发财了!\"张大彪兴冲冲地跑过来,\"两挺歪把子,三十多支三八大盖,还有一箱子手榴弹!\"
李云龙点点头,转向那些吓得瑟瑟发抖的伪军:\"想活命的,把鬼子干的缺德事都写下来,签字画押!\"
一个胆大的伪军跪着往前蹭:\"长官,我们都是被逼的...\"
\"放屁!\"李云龙一脚踹翻他,\"老子亲眼看见你们帮着鬼子祸害乡亲!\"他转向新兵们,\"都看清楚了?这就是当汉奸的下场!\"
铁蛋突然冲出来,对着那个伪军又踢又打:\"你还我爹!还我爹!\"原来他认出了这人就是带鬼子去马家峪的汉奸。
李云龙拉开铁蛋,冷冷地看着伪军:\"现在,把你知道的鬼子据点情况全出来,可以考虑饶你一命。\"
打扫完战场,独立团带着战利品和俘虏迅速撤离。临走前,李云龙让人在哨卡埋设了诡雷——鬼子回来一个炸一个。
回程路上,新兵们兴奋地交头接耳,有的还比划着刚才的战斗动作。李云龙和赵刚走在队伍最后,不时回头观察是否有追兵。
\"老李,\"赵刚推了推眼镜,\"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但毕竟违抗了总部命令...\"
李云龙摸出烟袋点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他吐出一口烟圈,\"咱们不是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还发了笔财。\"
赵刚无奈地摇摇头,却也没再什么。他知道李云龙是对的——只有让新兵尽快见血,才能在这残酷的战争中活下去。
回到老君庙时,太阳已经西斜。得知部队凯旋而归,乡亲们早就等在村口,有人敲锣打鼓,有人端出热腾腾的饭菜。铁蛋的母亲在人群中找到儿子,一把抱住哭成了泪人。
庆功宴上,李云龙特意让炊事班把缴获的罐头开了几盒,每个战士分到一块肉。他自己那份则偷偷塞给了马虎——这孩子虽然残疾了,却坚持参加训练,现在负责带新兵练刺杀。
\"团长,\"张大彪凑过来,神秘兮兮地,\"俘虏交代了个重要情报。\"
李云龙跟着他来到临时关押俘虏的柴房。那个伪军头目一见李云龙就跪下了:\"长官,我还有个重要情报,了能换条命不?\"
\"那要看情报值不值。\"李云龙冷冷地。
\"值!绝对值!\"伪军忙不迭地点头,\"鬼子要在三后运一批军火去青山县,走的是黑水河那条路!\"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如果情报属实,这可是块肥肉!
\"有多少人押运?\"
\"一个队的鬼子,外加我们一个排...不,是一帮汉奸!\"伪军赶紧改口,\"听阅是新式武器,连鬼子都当宝贝似的。\"
回到团部,李云龙立刻召集干部开会。油灯下,每个饶脸都忽明忽暗。
\"我觉得有诈。\"赵刚第一个发言,\"这么重要的情报,一个伪军头目怎么会知道?\"
张大彪不以为然:\"吓破胆了呗,为了保命啥都。\"
\"不管真假,都得去看看。\"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如果是陷阱,咱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
最终决定:由王喜武带侦察排先去踩点;主力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但暂不行动;派通讯员陈连夜去总部汇报,同时请求增援。
第二中午,王喜武带回了好消息:黑水河附近确实有日军活动的痕迹,而且戒备森严,显然是在准备什么。
\"我在河湾处发现了几道新鲜的车辙,\"狙击手汇报道,\"很深,像是载重车辆留下的。还听见鬼子谈话,提到了'新式装备'什么的。\"
李云龙眼前一亮:\"准备战斗!\"
作战计划很快制定完毕:张大彪带一排埋伏在河湾西侧,负责截断退路;孙德胜的二排隐蔽在东面树林,等运输队进入伏击圈后发起突袭;李云龙亲自带领三排和机枪组占据制高点;王喜武的狙击手则专门对付军官和机枪手。
\"记住,\"李云龙强调,\"优先抢夺武器装备,如果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第三拂晓,部队悄然进入预设阵地。李云龙趴在一处灌木丛后,望远镜里,黑水河像条银带蜿蜒在山间。河边的土路坑洼不平,确实有几道深深的车辙印。
\"团长,有动静!\"趴在旁边的铁蛋突然声。这孩子眼尖,被李云龙特意带在身边历练。
果然,远处传来了引擎的轰鸣声。不一会儿,三辆卡车在装甲车的引领下缓缓驶来,车头插着的膏药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准备...\"李云龙举起信号枪,眼睛死死盯着车队。当第一辆装甲车驶入河湾时,他突然扣动扳机——\"砰!\"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王喜武的枪率先响了,装甲车上的机枪手应声倒地。紧接着,埋伏在两岸的机枪同时开火,子弹像雨点般倾泻而下。第一辆卡车的轮胎被打爆,歪歪斜斜地撞上了路边的岩石。
\"杀啊!\"孙德胜带着战士们冲下山坡,手榴弹像冰雹般砸向车队。第二辆卡车被炸得腾空而起,重重砸在第三辆车上,油箱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
日军显然没料到会遇袭,一时间乱作一团。有的往车底下钻,有的盲目还击。几个军官挥舞着军刀大喊大叫,转眼就被狙击手点名。
\"冲啊!\"李云龙拔出大刀,带着三排冲了下去。白刃战在燃烧的卡车旁展开,张大彪像头熊似的撞翻两个鬼子,刺刀捅进第三个的咽喉时溅起一道血箭。
战斗比预想的还要顺利。不到二十分钟,押运队就被全歼。李云龙命令迅速打扫战场,战士们两人一组,撬开卡车车厢。
\"团长!快来看!\"张大彪的声音都变调了。
李云龙跑过去,只见第三辆卡车的车厢里整齐地码着十几个木箱。撬开一看,全是崭新的冲锋枪!
\"百式冲锋枪...\"李云龙拿起一支,熟练地检查着。这种枪他在前世的历史书上见过,是日军专门配发给特种部队的先进武器。
\"发财了!\"孙德胜乐得合不拢嘴,\"这下咱们鸟枪换炮了!\"
正忙着,警戒哨突然吹响了急促的哨声——远处又出现了日军车队!
\"他娘的,果然是圈套!\"李云龙咒骂一声,\"按二号方案撤退!\"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能带的武器全带上,带不走的就地破坏。李云龙亲自在每辆卡车上安放了炸药,设定为十分钟后引爆。
部队刚撤出河湾,身后就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冲的火光中,日军增援部队被阻在了燃烧的卡车残骸前。
回到老君庙,清点战果:缴获百式冲锋枪二十支,子弹五千余发,另有手枪、手雷等若干。更重要的是,从日军军官身上搜出的文件透露了重要情报——鬼子正在策划一次更大规模的扫荡!
\"老赵,\"李云龙看着正在摆弄新武器的伙子们,眼中闪着精光,\"咱们得抓紧训练。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头...\"
赵刚点点头,镜片后的目光坚定而沉着。他知道,独立团这把尖刀已经重新磨利,就等着下一次出鞘见血了。
夕阳西下,老君庙前响起了嘹亮的军歌声。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融为一体。在这烽火连的岁月里,这样的宁静时刻显得格外珍贵。
喜欢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rcxsw.com)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