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的露水顺着草叶滴落,在李云龙的衣领上洇开一片凉意。他趴在麦田与山道的交界处,右耳紧贴着地面。远处传来的震动很有规律——是汽车轮胎碾过碎石的声音,间或夹杂着马蹄铁与硬土的碰撞声。
\"三辆卡车,五匹骡马。\"李云龙抬起沾着泥星子的脸,朝身后比划手势。埋伏在麦垄里的战士们立刻将步枪保险悄悄拨开,金属碰撞声被沙沙的麦浪吞没。
这是毒气战后的第七。虽然上次缴获了大批装备,但根据地的粮食储备见磷。总部昨刚发来急电:日军从太原调来了个特别给养队,专程给南坪镇的国军运送补给。
\"狗日的倒会享福。\"李云龙嚼着根苦麦秆,望远镜里出现了一支奇怪的队伍。打头的是三辆蒙着篷布的卡车,车头插着青白日旗,但轮胎花纹分明是日军制式。后面跟着几匹驮着木箱的骡马,押阅士兵虽然穿着国军制服,走路的姿势却像极了鬼子。
王喜武突然按住李云龙肩膀:\"看那个骑马的!\"
队伍中间有个戴圆框眼镜的军官,正用白手帕擦汗。阳光照在他抬手时露出的腕表上——精钢表链间隐约可见菊花纹章。
\"日本参谋。\"李云龙眯起眼睛。这种做派他在东北见过,关东军参谋部的家伙都爱戴瑞士表,表链底下藏着皇赏赐的徽记。
运输队突然停在岔路口。眼镜军官跳下马,从公文包里取出地图。几个士兵掀开卡车篷布,露出码放整齐的木板箱。李云龙调整望远镜焦距,看见箱子上印着\"军用饼干\"的字样,但有个箱子裂了缝,漏出的分明是黄澄澄的子弹!
\"准备战斗。\"李云龙的声音像磨刀石上擦过的刃口,\"优先打掉骑马的。\"
麦穗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埋伏在田埂后的爆破组猛地拉弦,埋在路中央的诡雷轰然炸响。领头卡车的前轮腾空而起,车头在火光中歪斜着栽进排水沟。
\"打!\"
数十条火舌从麦浪里喷出。那个眼镜军官反应极快,几乎在枪响同时就滚到了骡马后面。但为他牵马的勤务兵没那么幸运,胸口爆开三朵血花。
\"注意箱子!\"张大彪的吼声盖过了枪响。几个敌军正试图撬开木箱,看动作分明是要拿武器。王喜武的机枪立即调转方向,子弹打在木箱上迸出耀眼的火星。
李云龙猫腰冲向公路,子弹在耳边划出尖啸。他一个滑铲躲到卡车残骸后面,迎面撞上个正在装弹的国军士兵。两人在泥地里翻滚扭打,李云龙的额头被枪托砸中,温热的血糊住了左眼。他趁机抓住对方手腕往车架上一磕,骨头断裂的脆响混在枪声里几乎听不见。
\"团长!心右......\"
张大彪的警告被爆炸声吞没。李云龙感到右肋被狠狠撞了一下,灼热的气浪把他掀到路沟里。浑浊的泥水灌进鼻腔前,他看见眼镜军官举着冒烟的手枪,枪口还保持着平射的姿势。
水沟里的蚂蟥往伤口里钻。李云龙用刺刀挑出这些吸血虫时,发现右肋的弹孔居然没贯穿——是颗哑弹!他吐出嘴里的泥浆,看见王喜武正带人追击逃敌,而张大彪在检查那些木箱。
\"团长!您看这个!\"张大彪撬开的箱子里码着几十个铁罐头,标签印着日文。李云龙用刺刀撬开一个,里面是棕褐色的块状物,闻着有股淡淡的苦杏仁味。
林助教突然脸色煞白:\"是氰化物!\"
李云龙手一抖,罐头掉在地上。当年在东北矿区,日本人就是用这种味道的毒药处理\"马路大\"的。他踢开其他箱子,发现三分之二都是这种\"特殊补给\",真正的粮食只有五袋高粱米。
\"操他祖宗!\"李云龙一脚踹在卡车上,\"这是要给咱们根据地下毒!\"
眼镜军官最终被堵在河滩上。这家伙背靠岩石连续射击,打伤了两名战士。李云龙示意停止开火,自己解下武装带走上前。
\"山本少佐,\"他用日语喊道,\"你们参谋部还在用老套路?\"
岩石后的枪声停顿了。李云龙知道猜对了——只有日军参谋才会在绝境时选择保全部队机密而非自裁。果然,眼镜军官举着空枪走出来,领口已经扯开,露出里面的日式衬衣。
\"你怎么......\"
\"去年在大同煤矿,\"李云龙用刺刀挑开他的公文包,\"你们也是用这种罐头毒死了三百多战俘。\"
包里的文件证实了李云龙的猜测。这是份\"乙号作战\"计划,要求国军某部在八路军控制的村庄投放毒粮,制造\"共军抢粮致村民死亡\"的事件。文件末尾盖着日军华北方面军的菱形章。
\"给他拍照。\"李云龙对随军记者,\"多拍几张特写,连人带文件一起拍。\"
回根据地的路上,李云龙让战士们用树枝做了个简易担架,专门抬那些毒罐头。路过赵家沟时,老乡们看见八路军带着\"缴获的粮食\"回来,纷纷拎着篮子围上来。
\"乡亲们别碰!\"王二突然冲到队伍前面,孩子张开双臂拦在毒罐头前,\"这里面是鬼子下的毒!\"
人群哗地散开。有个挎篮子的老大娘腿脚不便,踉跄着要摔倒,被李云龙一把扶住。老人篮子里的山野菜撒了一地,混着刚摘的野蘑菇。
\"李团长,\"老人哆嗦着抓住李云龙的手,\"这些杀的......\"
\"大娘放心。\"李云龙捡起个蘑菇捏了捏,\"咱们有办法让鬼子自食恶果。\"
第二,南坪镇国军驻地收到份\"礼物\"——八路军派人用弓箭射进来个包袱,里面装着毒罐头和照片。照片上,山本少佐被绑在树上,胸前挂着认罪书,背景是那几卡车毒粮。
楚云飞很快派副官送来亲笔信。信上358团对此事毫不知情,已向上峰申请调查。李云龙看完信,把缴获的日军腕表装进信封退了回去。
\"告诉楚团长,\"他对副官,\"下回再看见戴这种表的,直接当鬼子打。\"
夏收在毒粮事件的阴影下开始了。李云龙组织战士们帮老乡割麦子,特意在每个村安排卫生员检测粮食。王二成了义务宣传员,这孩子举着毒罐头壳走遍各个村落,连带比划地讲解识别方法。
\"闻着有苦味的不能吃!\"孩子的声音已经沙哑,但仍在打谷场上蹦跳着示范,\"像这样......\"
夜深人静时,李云龙在油灯下研究山本少佐的作战地图。这张标注着\"绝密\"的图纸上,不仅标明了八路军根据地,还详细记录了各村庄的水井位置。他的铅笔在\"饮马河\"三个字上画了个圈——这里既是根据地命脉,也是最容易投毒的地方。
\"得搞个流动哨。\"李云龙自言自语。门帘突然被掀开,王二端着碗野菜粥站在外面,孩子眼睛亮晶晶的:\"团长,俺有个主意......\"
三后,饮马河畔多了几座\"钓鱼台\"。其实是战士们用树枝搭的了望哨,每处都藏着个拿渔网的孩子。这些\"哨兵\"都是王二训练出来的,他们白装作摸鱼捉虾,实际监视河面动静。
这个土办法很快立了功。第五拂晓,放羊娃栓柱发现两个\"货郎\"往河里倒东西,立即拉动连着铃铛的渔线。埋伏在芦苇丛的侦察连当场擒获嫌犯,从他们背篓里搜出六包白色粉末。
经林助教检测,这是种缓释性毒剂,入水后要三才发作。李云龙看着检测用的鱼缸里翻白的鱼苗,想起了现代那些化工污染报道。历史总是换着花样重复,但这次他抢在了悲剧前面。
\"把这两个杂种押到总部。\"李云龙把毒粉包好,\"记得多派几个人,路上防着灭口。\"
夏收结束时,总部发来嘉奖令。但李云龙更在意随文件附送的那本册子——是总部卫生部编的《防毒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毒物的识别方法。他立即让文书抄写十份,每个村发一份。
\"团长,\"张大彪挠着头问,\"您咋提前知道鬼子要下毒?\"
李云龙正往本子上记心得,闻言笔尖顿了顿:\"当年在关外......见过类似的。\"他合上本子,封皮上写着《战场意外处置案例集》。
月光下的饮马河泛着碎银般的光泽。李云龙蹲在河边,看王二和孩子们用纱布过滤河水。这些简易滤水装置是林助教设计的,每层纱布间夹着木炭和细沙。
\"报告团长!\"王二突然立正,\"今的水检查完毕,没有异味!\"
李云龙摸摸孩子被晒黑的额头,递给他一块麦芽糖。这是昨老乡们送来的谢礼,是用新麦熬的。甜味在舌尖化开时,他听见河对岸传来布谷鸟的叫声——是侦察连的暗号,意味着南坪镇又来了新的敌情。
麦浪翻滚的田野尽头,一缕黑烟正缓缓升起。李云龙眯起眼睛,那是日军常用的联络信号。看来毒计失败后,敌人要换更直接的手段了。
\"通知各营,\"他系紧武装带,\"明开始实弹演练。\"
王二追上来问:\"团长,俺能参加不?\"
\"先把识字课本背熟。\"李云龙弹了下孩子的脑门,\"等你能写全'保家卫国'四个字再。\"
夜色渐深,指挥部里的煤油灯一直亮到后半夜。李云龙在地图上新增了十几个标记,包括可能被投毒的水源和适合伏击的山道。窗外传来哨兵换岗的口令声,与草丛里的虫鸣混在一起。
战争像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每一步都暗藏杀机。但李云龙已经摸到了对手的路数——这些看似阴险的新招,不过是历史长河里泛起的陈旧泡沫。他蘸着茶水在桌面上画了个圈,水痕慢慢晕开,像正在扩张的防御网。
喜欢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rcxsw.com)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