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山风刀子般刮过光秃秃的崖壁。李云龙蹲在鹰嘴崖的背风处,指尖掠过岩石上一道新鲜的刮痕——这不是自然风化的纹路,倒像是某种金属工具反复摩擦留下的。他俯身捡起半截埋在雪里的烟头,过滤嘴上的紫色环痕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又是'樱花'牌。\"李云龙把烟头递给身后的张大彪,\"鬼子阴魂不散啊。\"
顺着崖壁搜索,在岩缝里发现了个防水油纸包。里面是半张被雪水浸湿的地图,隐约可见\"观察点\"和\"火力覆盖区\"的日文标注。最关键的是,地图一角露出半个鲜红的印章——菊花纹章!
\"去把王二叫来。\"李云龙突然道,\"再带上他的'千里眼'。\"
王二所谓的\"千里眼\",其实是孩子用两个望远镜镜片自制的简易潜望镜。家伙趴在崖边摆弄了半,突然压低声音:\"团长!对面山腰的松树不对劲!\"
透过潜望镜,李云龙看清了那棵\"松树\"的破绽——树梢纹丝不动,而周围的树都在随风摇摆。更可疑的是,树干上隐约闪着金属光泽。
夜袭行动收获惊人。那棵\"松树\"果然是伪装的观察哨,里面藏着台精密的测距仪和无线电发报机。操作台上摊开的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八路军各驻地的换防时间和巡逻路线。
\"这不是短期能摸清的。\"李云龙翻着记录本,\"咱们内部有鬼。\"
反间谍行动悄然展开。王二带领的\"童子军\"成了最好的眼线——孩子们装作在军营外玩耍,实则留意每一个进出人员的异常举动。最绝的是,他们用弹弓把带颜色的石子射到可疑分子身上,方便跟踪辨认。
三后的傍晚,后勤处的老周突然\"崴了脚\"。王二一眼就看出蹊跷——这人走路时右腿明明不利索,偏要装左腿瘸。更可疑的是,他\"不心\"打翻的煤油灯,正好烧着了存放文件的帐篷。
\"盯紧他。\"李云龙咬着旱烟袋,\"今晚肯定有动作。\"
果然,子夜时分,老周鬼鬼祟祟摸到河边,从树洞里掏出个油纸包。埋伏的战士一拥而上,从他贴身的暗袋里搜出了微型照相机和半张通行证——上面盖着日军华北特务机关的印章。
审讯持续到鸡鸣时分。这个潜伏三年的老特务终于崩溃,交代了一个惊人情报:日军投降前在太行山区安插了十二个这样的\"暗哨\",全都伪装成自然景物,由像他这样的\"沉睡者\"定期维护。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李云龙拍案而起。
老特务惨笑:\"李团长见过冬的枯草吗?表面死了,根还活着...\"
李云龙立即组织全根据地大排查。各村猎户齐上阵,连多年无人涉足的悬崖峭壁都没放过。最危险的发现是在饮马河上游——整段河岸被掏空,里面藏着三台自动水位监测仪,数据直接传送给下游的国军炮兵阵地。
\"玩高科技?\"李云龙冷笑,\"老子让你玩火自焚!\"
他故意让工兵在假阵地上\"演练\",同时派侦察连反向追踪信号。三后,成功遏了国军防区内的一个\"气象站\",抓获五名穿晋绥军制服的日军技术兵。
\"给楚团长送份'年礼'。\"李云龙把缴获的日军技术手册和俘虏一起打包。
楚云飞的回应快得反常——当就处决了三名参谋,还送来整箱的侦测设备。但李云龙注意到,这些设备明显被仓促擦拭过,接口处还残留着日文标签的痕迹。
开春前的大排查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共摧毁九个伪装观察哨,抓获二十三名潜伏人员。最令人后怕的是在总部门口——那棵年年开花的梨树竟然是空心的,里面藏着台自动拍摄装置。
惊蛰这,李云龙站在新栽的树苗前,看着战士们把最后一个\"假石头\"观察哨砸得粉碎。王二蹲在旁边玩着缴获的测距仪,突然抬头问:\"团长,鬼子为啥总搞这些鬼把戏?\"
\"因为他们知道,\"李云龙揉了揉孩子的脑袋,\"明刀明枪干不过咱们。\"
夕阳西下,李云龙独自巡视着焕然一新的防御工事。远处山梁上,新设立的了望哨飘扬着红旗。他想起现代战争中那些卫星侦察手段,突然觉得历史总是惊蓉相似——只不过当年的\"高科技\",如今看来如此简陋。
指挥部的油灯亮到很晚。李云龙正在重新绘制布防图,王二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自制的\"反侦察手册\"——孩子用木炭画的歪歪扭扭的示意图,却透着股灵性。窗外,今年的第一场春雨悄然落下,洗刷着山野间残留的硝烟。
明,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但此刻,在这雨声淅沥的春夜里,至少根据地的空不再有敌饶眼睛。远处村落传来零星的犬吠,与蛙鸣虫唱交织,竟有几分像和平年代的安眠曲。
喜欢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rcxsw.com)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