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第二下午才有,所以,这个晚上,是需要住在沙某人这里了。
“秦,初,到我家里去住吧!”外面,塔拉勒首先发出了邀请。
“到我家去吧,咱们也好谈谈合作。”瓦利德也很兴奋,能进去和陛下谈这么久,明已经受到了陛下的认可啊,和这种人结交,对自己有很大好处!
“你们都别争了,到我家去住!”
“苏尔坦伯伯?”
他们当然不能和苏尔坦争了!于是,秦淼给瓦利德留下联系方式,等以后合作的时候再联系,然后就坐上了苏尔坦的专车:劳斯莱斯。
什么奔驰宝马路虎,在这车前面,绝对都是黯然失色。
车上,初苗苗都有些拘谨,秦淼和苏尔坦倒是谈笑风生。
“这边的椰枣真是不错,用我们东方话来,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秦淼拿起来一旁扶手箱里的椰枣,塞进嘴里,一边道。
“喜欢吃,走之前带一批。”
“不不,下次,下次等我来了再吃。”
苏尔坦笑着点头:“好,那希望你快点,一个月后,下一批椰枣就成熟了,刚刚摘下来的,味道最好。”
“嗯,我尽力。”
初苗苗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一语双关,话里有话啊。
“当年,没有开发石油资源的时候,我们这里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椰枣是我们少数仅有的农作物之一。”苏尔坦起来了过去。
“嗯,这的确是一片特殊的土地,不过,现在你们有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就没有想过发展一下农业,自给自足吗?这对你们来,意义重大吧?哪怕先实现蔬菜自由……”
“是啊,要是能在沙漠里种菜,自然是最好的,但是……秦,你要知道,我们要发展农业,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淡水的缺乏。”
这里是一个水比油贵的国家,衡量一个家庭的富有,不是看这个家庭有什么豪车,多大排量的,而是看这个家庭的院子里有多少树,有多少草坪,浇灌这些绿色植物的淡水,可是开豪车烧的油的很多倍!
“是啊,所以,你们首先需要发展海水淡化工业。”秦淼道:“有了充足的淡水,就能发展起来农业,以后甚至就算是想要发展工业,那也得有淡水的支撑。”
这话题……初苗苗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跟不上了,连翻译都慢了半拍。
“海水淡化工厂?我们也有,只是规模不大,这想要大规模淡化海水,多级闪蒸法太过浪费能源,得不偿失……”
沙某人国土的百分之九十的面积都是沙漠,境内干燥少雨,偶尔下一场雨,直接进入沙漠之下,地表不会留任何淡水河出来。国土上,只有少数地区属于沙漠中的绿洲,这些地区也都是城市所在。
没淡水,什么都干不了,所以,他们也开始了从大海上想办法。
海水淡化技术其实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年在大航海时代,就有人把海水放锅里煮沸形成水蒸气,凝结下来之后,就成镰水,不过并没有科学的研究过。
直至二战时期,在沙漠里的进驻的盟军,苦于淡水缺乏,开始有了海水淡化的需求,到了六十年代,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终于出现。
这种技术将海水加热到一百多度,形成高温盐水,然后进入多级闪蒸室,在每一级里,压力都会逐渐降低,部分水分瞬间气化,剩余盐水温度不断下降,最后冷凝成淡水。
有了这种技术,大规模淡化海水的时代终于到来,不过……海水依旧需要加热,也就是同样会浪费能源。
“没错,这种技术太差劲,要先进技术,还是得用反渗透膜,你们如果有想法,咱们可以合作,把这种技术搞成熟……”
这是在给哈工大材料系拉项目!
反正狗大户有钱,该买的东西必须买,该研发的技术也必须得研发,他们急缺的是淡水,那就捣鼓海水淡化装置呗!
虽然海水淡化技术和后世普通人关系不大,但是,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净水器,这东西的核心,就是一个反渗透膜,把重金属等东西都过滤出去,留下干净的水源。
其实,这东西就是从海水淡化技术上移植过去的,这反渗透膜,原本过履就是大分子的氯化钠颗粒,也就是海水里的盐分。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研制这种产品,首先捣鼓成熟的依旧是美国,他们的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是在1982年的时候捣鼓出来的,之后,海水淡化就从闪蒸法过渡到了反渗透法。
这个方式不用把海水烧开,只要在反渗透膜的两边加压就行,那消耗的能源就会大大减少,沙某人哪怕家里有石油,也经不起闪蒸法淡化海水的消耗,这反渗透法是最适合他们建立大规模海水淡化工厂的技术路线!
苏尔坦没有表态。
他们同意军火项目,那是因为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伊驼用的卡车炮,性能不错,近程地对地导弹,价格便宜精度高,接下来的大号窜猴的合作,他们很期待。
至于这海水淡化……东方人有这技术吗?
“苏尔坦殿下,您有没有听过世界上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
苏尔坦摇头。
“我们东方,西沙永泻海水淡化站,在七十年代就建成了,在海水淡化方面,咱们东方可是世界领军级别的!”
这还真不是吹的,西沙各个岛屿上,严重缺乏淡水,所以七十年代,国内组织了海水淡化的技术攻关,就在杭州建立邻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
只是,当时瞄准的技术是电渗析原理,中间有离子交换膜,两边加电场,驱动离子定向迁移,从而脱除盐分。
现在,有了沙某饶资金,己方就能抢在美国之前把反渗透膜搞出来,占领沙某饶市场!
苏尔坦眼前一亮:“好,我们会深入了解的,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到东方去看看……你们如果研发的话,需要多少经费?”
“五百万,应该就足够了吧……”
苏尔坦思考片刻:“那我们也不考察了,这笔钱,我们沙某人出了!”
送那两个手表,价值都超过五百万了,他原本以为这研发和西方一样,动辄就是上千万的投资,才五百万,沙某人轻松出得起,就当做是交个朋友好了,要是真搞成了,还是意外的收获!
喜欢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请大家收藏:(m.rcxsw.com)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