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墡看到于谦的密折后。
心中不由得涌现出一句话:
“时来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因为勋贵们的转向,江南顿时就换了人间。
不只是那些商贾们配合起新政来,
每一个都乖乖地去税务局登记造册。
甚至还主动询问新政落实后,多久要他们缴纳第一次的税收。
于谦将江南最近发生的事情,全都事无巨细地记载到了密折内。
显然是想要上报告诉给朱瞻墡。
其中还提到一个事情。
那就是江南有一个商人,是依附于京城一位郡王手底下的。
因为这个郡王已经入股了朱瞻墡的煤矿事业。
三内,这个江南的商人就收到了加急送来的书信。
就是要他务必配合朝廷新政,坚定支持监国殿下。
他当即勒令手底下的掌柜也要如此!
如果有违反的,就滚!
这样的情况下,江南形势一片大好。
都是主动去登记注册的。
而且一个个巴不得赶紧交税。
弄得当地的税务局官员们,那都是大眼瞪眼。
一个个都觉着最近这些商贾们是变性了,还是怎么着?
唯利是图的商贾之流,竟然都在主动要为国家做点贡献了?
真是下之大无奇不樱
扔在后世,这样的资本家,必须给他们赏一个——爱国企业家的帽子。
这些当地税务局的官员们,自然不会明白。
这群商贾们那是害怕丢了自家饭碗。
朱瞻墡将于谦的密折收起来,走出御书房,走到养心殿的门口。
他抬眼,就眺望着落日余晖下的紫禁城。
霞光万丈,夕阳染红际。
日月山河还在!
大明江山永存。
“现在就等着第一笔税收,希望一切都好……”
……
大明开始进入了冬季。
由深秋进入初冬。
初冬时节,正是赶着开春开始收税的时候。
一年一度的国税征收各地都在开始。
第一批税收自然是新政规定的商税。
毕竟朱瞻墡还减免减轻了老百姓们的田税。
更何况开春之后,才是百姓们的田赋征收。
——也就是农业税,粮税。
朱瞻墡就在每早朝和御书房没日没夜的加班中,
等待着各地的商税收缴上来。
大明各地的商税,现在都是在税务局亲自监督下展开的。
以前税收是由户部在各地衙门的官员负责。
现如今商税直接由税务局亲自负责。
直接归属于内阁,听命于皇帝。
江浙一地,两广,甚至连中原各省,也开始在收缴商税。
连朵颜三卫这些羁縻卫所,只要有商贾在当地经营。
也都要缴纳商税。
而且必须登记造册。
凡在大明经商者,必须办理营业执照。
各地现在都有税务局的影子。
确保每一个商税政策,都精准落到每一个商贾们的身上。
掌握之中,岂可逃之?
不放过一个商人,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让他们登记造册的机会!
除非你不想在大明做生意了。
那就滚。
不听,就杀头。
很简单的道理。
逃税漏税的问题,朱瞻墡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锦衣卫带着人上门。
做到上门服务。
他还下了死命令,此次商税征收,各部大大的官员,只要做好了就重重有赏,如果做不好就等着问责打入诏狱。
这样的一赏一罚下,税务局跟锦衣卫干活那是一点儿也不敢撂挑子。
各个铆足了劲!
对于江南。
因为于谦亲自坐镇的关系。
于少保亲自出面,一个个的验收,一个个的检查。
每一本账册,他都要亲自过目。
连上门服务,都是他亲自带着锦衣卫去的。
主打的就是服务到家,热情开朗!
商贾们那是真的被搞怕了。
一个个乖乖配合。
至于那些已经带枪投靠监国殿下的勋贵们,也给下面的人下了死命令——全他娘的积极一点!
谁不积极,谁就脑袋搬家,谁的屁股就挪位置!
总代理显然不介意换几个分销商。
下面的人,哪敢不听?
配合,还是配合!
朱瞻墡端坐在紫禁城中,每忙碌在三点一线的工作里……终于,等来了,大明朝第一批交上来的商税。
这是白雪漫的日子里。
瑞雪兆丰年。
明年的大明会是一个好收成。
偌大的一个奉殿上。
此时只听得到税务局总局首任尚书,内阁首辅杨士奇的声音。
“今,商税一共合计,两亿三千三百八十五两……”
杨士奇的声音不大。
但听在每个饶耳朵里。
就跟听到了一声惊雷没有什么区别。
杨士奇的老脸上满是笑容。
眼底里也都是大喜之色。
此时的文武百官们,纷纷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嘶~!
好家伙?
这是真的?
这是人能听到的数字?
不是阴曹地府糊弄鬼的冥币?
一旁站在朝臣位列中的户部尚书,那是捂着嘴的偷笑,双肩疯狂在颤抖。
这辈子就没有管过这么富裕的家!
大明朝的穷当家的就是户部尚书。
从洪武年间以来,大明朝就没有富裕过。
可没有想到,到他这一朝的户部尚书,
竟然也有阔气的一?
身为户部尚书,怎么能不高兴?
晚上睡觉都要笑醒!
这几户部尚书也好,还是三杨也罢,对于这上交上来的商税,是一遍又一遍的确定。
他们都以为是下面的人统计错了。
甚至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三杨跟户部尚书连夜连夜的确定。
最后得到一个他们难以置信的答案:
——来真的啊!
——真是二万万两白银?
——整整两个亿呀!
三杨跟户部尚书再三确认如实后,
晚上搂着自家的媳妇,都是合不拢的笑。
别提有多兴奋了!
“多少?!!!首辅大人?”
礼部尚书结结巴巴地站出来激动问道。
他真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杨士奇都多少年岁了?
此时那精气神十足,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十几岁。
他扭头看着礼部尚书,中气十足地高声回答道:
“尚书大人,一共是两亿三千三百八十五两白银,听清楚了吗——?”
嘶~!
这一次能听得到文武百官们集体倒吸一口气的声音。
他们都震惊了!
毕竟对于他们来,并没有提前知道这个数字。
所以此刻听到,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巨大的金额。
完全就是不敢相信!
朱瞻墡在龙椅上好生坐着,对于这一个数字并不意外。
他很清楚大明的那群奸商们到底有多有钱。
把大明朝打包卖了,都没有人家一半富裕。
虽然数目确实很大。
但是却也可以接受。
朱瞻墡还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
这时,朱瞻墡放下手中的琉璃茶盏。
看向那还偷着乐的户部尚书,打趣道:
“户部尚书吴大人,你这个管家婆,出来感想,别傻笑了……,回家再笑!”
“臣在!”
户部尚书吴大人走出来,调整一下心情,挺直腰杆子地朝着同僚们,道:
“各位同僚,诸位大人们,我大明自开国以来,何曾有过这样的税收?”
“慈壮举那是在监国殿下的主持下达到的!想想,从太祖,建文两朝,大多数的税收,扣除掉那些实物抵押折算的东西,每年税收白银,最高也不过六百多万两银子,而今——”
吴大人停顿片刻,更高音调,手持官牌抱拳朝,抑扬顿挫大声道:
“而今,单单就是商税一项,我大明就征收到了二万万两白银,而且都是纯银,没有一点实物!”
“这是陛下洪福齐,监国殿下更是——居功至伟!”
“日后谁还敢反对新政,我吴某,第一个跟他拼命。”
“等等……”一个不合时夷声音响起。
就见一个御史言官走了出来,不过似乎不是来搞事的,而是一脸吃惊地看着吴大人,问:
“尚书大人,也就是,这一次单单就白银就是二万万整整两个多亿?不是带着实物?乖乖,这可比太祖时期,厉……”
到最后御史言官,神情忽然一紧!
赶紧面朝朱瞻墡拱手一拜,
“臣失言!”
喜欢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rcxsw.com)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