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北依吕梁山,南接峨嵋岭,汾河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境内流长41.4千米。其国土面积686.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人口约31.6万。截至2023年10月,稷山县下辖5个镇、2个乡,分别是稷峰镇、西社镇、翟店镇、清河镇、化峪镇、蔡村乡、太阳乡。以下是对稷山县的详细介绍:
乡镇简介
- 稷峰镇:全镇东西长28公里,南北宽5.2公里,总面积151平方公里,拥有44个行政村,10.8万人口,是运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这里交通便利,侯西铁路和108国道等多条交通干线纵横贯穿。稷峰镇历史悠久,3000多年前就已设村建镇,自隋开皇十八年在此设置稷山县治,至今1400多年县名未改。镇内盛产稷山板枣和优质葡萄,是全省最大的板枣生产基地、全县最大的禽蛋生产基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稷王庙、青龙寺、宋金墓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 西社镇:西社镇东庄村是羲和故里,是稷山古八景之一“羲陵晚照”所在地,现存有原羲和庙遗存的石碑、石狮子等文物。镇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以焦化、冶金等产业为主导,是稷山县重要的工业镇。
- 翟店镇:翟店镇是稷山县的经济强镇,以造纸和包装产业闻名。镇内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翟店镇也是农业重镇,主要种植麦、玉米等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等产业也逐渐兴起。
- 清河镇:清河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这里的麦、玉米产量较高,同时畜牧业也有一定规模,是稷山县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镇内民风淳朴,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风情。
- 化峪镇:全镇共有29个行政村,8700户,余口人,是个半山区农业大镇,枣粮间作面积余亩,养鸡存栏80万只。化峪镇矿产资源丰富,有石英、钾长石等多种矿产。人文历史悠久,是中华“华族”的发祥地,有朱元璋幼时习文演武的“八宝金禅寺”,还有列入稷山八景的“文洞飞云”“仙掌擎月”等旅游胜景。
- 蔡村乡:位于稷山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主要种植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近年来,蔡村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蔬菜种植、水果采摘等产业逐渐兴起,同时畜牧业也有了一定发展,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 太阳乡:由原太阳、修善两个乡合并而成,面积112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余口人,是全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太阳乡交通便利,西靠省道台运线,环乡公路十字交叉。南有稷王山,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北有玉壁古城遗址,乡驻地太阳村是五、六十年代全国卫生模范村,坞堆村是稷山县最大的自然村,还是清末探花王文在故里。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稷山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高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稷山县,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农耕始祖后稷曾在此树艺五谷、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这种农耕文化深深植根于稷山的土地,影响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
历史人物
稷山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中唐名将裴耀卿,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元初名臣姚福,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着称,是历史上着名的谏官。清代钦点“探花”王文在,学识渊博,文采斐然。近代国学大师姚奠中,在学术领域造诣深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付出了毕生精力。此外,还有金末着名谏官陈规、明代书法家“神笔”梁纲等,他们都在不同历史时期闪耀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必游景点
- 稷王庙:位于稷峰镇步行西街,是全国祭祀后稷最大的庙宇,也是我国历代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一处专祀农耕始祖后稷的庙宇。庙宇坐北朝南,始建于元朝,现存的过亭、姜嫄殿及东西垛殿仍保留着元代建筑风格。其“三绝”——精湛的石雕、奇妙的木刻、华丽的琉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大佛寺: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原名清凉院,因寺内依崖而雕的巨型土佛闻名,被誉为下第一土雕大佛。历经元明清三代修缮,虽经历了18次地震与战火的摧残,大佛仍巍然屹立,2013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 青龙寺:唐代古刹,坐西向东,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现存殿宇十八间。寺内保存有元代壁画,内容属水陆画范畴,艺术价值极高,可与永乐宫壁画相媲美,部分壁画已在北京故宫太和殿西庑展出多年。
- 马村砖雕墓:位于稷山县城西四公里之马村西南隅,是十四座仿木构建筑且为四合院式的砖质雕花墓。各墓室砖质类同结构各异,有窑洞式、楼阁式等,雕刻的门窗隔扇、禽兽花草等装饰精美,是研究古代墓葬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 稷山国家板枣公园:山西省唯一的国家林木专类公园,园内保存着千年古枣树群。春日枣花飘香,秋季硕果累累,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独特的田园风光,同时了解板枣的种植历史和文化。
历史遗址
- 玉壁城遗址:位于太阳乡,是既有文献可参又有确切遗址存在的着名古战场。南北朝时期,东魏和西魏在此多次交战,发生了着名的玉壁之战,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对于研究南北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稷山汉墓群:位于邵庄镇冷家庄村东一公里的稷山之上。1983年被发现,出土了大量铜器、石磐等文物,其中鎏金竹节状铜薰、错金微型编钟等均为精品。经考古证实为西汉晚期墓葬群,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风情
稷山县拥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台花鼓节奏明快,舞姿矫健,曾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时演员在高台上展现各种高难度动作,极具观赏性。高跷走兽则是将高跷与兽形道具相结合,表演者装扮成各种神兽,造型奇特,表演过程中动作夸张,充满了神秘的原始宗教色彩。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和螺钿漆器髹饰技艺,工艺精湛,制作出的工艺品精美绝伦,体现帘地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
特色美食
- 稷山麻花:中华传统风味特色名吃,金黄酥脆,香酥可口,有甜、咸等多种口味,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其制作工艺独特,经过多道工序制成,口感独特,久放不软。
- 稷山板枣:中国十大名枣之首,皮薄肉厚,核汁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滋补养生的佳品。板枣种植历史悠久,稷山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板枣之乡”。
- 稷山饼子:传统风味面食吃,色泽诱人,层次鲜明,香酥适口。可以夹菜食用,也可直接品尝,是当地居民日常喜爱的美食之一。
- 酿菜:稷山县的传统菜肴,将蔬踩食材切碎后酿入豆腐皮等中,蒸熟后食用,味醇香可口,是设宴待客的必备佳品。
旅游指南攻略
- 最佳旅游时间:稷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最佳旅游时间。春季可以欣赏稷山国家板枣公园的枣花,秋季则可体验板枣采摘的乐趣,还能品尝到新鲜的板枣和各种特色美食。
- 交通方式:稷山区位优势明显,距离太原、西安、郑州均不超过350公里。境内侯西铁路、京昆高速、荷宝高速、呼北高速穿境而过,108国道、233省道纵横交错。可先乘坐飞机或高铁到太原、西安、郑州等城市,再转乘汽车前往稷山。也可直接乘坐火车到稷山附近站点,或自驾前往,县城与各乡镇之间形成了15分钟交通圈,出行较为便利。
- 住宿推荐:县城内有多家酒店和宾馆可供选择,从经济型到豪华型,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果想体验乡村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一些乡村民宿居住,如稷山国家板枣公园附近的民宿,可感受田园风光,品尝农家美食。
- 行程规划:建议安排3 - 4的行程。第一可前往稷王庙,感受古代祭祀文化,参观“古建三绝”;下午游览青龙寺,欣赏元代壁画。第二前往大佛寺,瞻仰下第一土雕大佛;之后去马村砖雕墓,研究古代墓葬艺术。第三前往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体验采摘乐趣;下午可去太阳乡,参观玉壁城遗址。第四可以在县城品尝特色美食,购买一些稷山板枣、麻花等特产,然后返程。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rcxsw.com)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