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的官道上,两匹骏马疾驰而过,扬起一路尘土。刘璟紧握缰绳,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身后的长孙俭同样面色凝重,两人一路无言,只顾赶路。
\"报——\"一名斥候从前方疾驰而来,在刘璟马前勒住缰绳,\"汉王,蒲坂大营一切正常,杨忠将军已集结众将等候您归来。\"
刘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他转头对长孙俭道:\"高欢这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部署。\"
长孙俭轻抚长须,沉声道:\"汉王不必过于忧虑。玉壁城坚,王思政将军又善守,高欢纵有十万大军,也未必能轻易攻下。\"
刘璟没有接话,只是猛地一夹马腹,加快了速度。他心中清楚,这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战斗。高欢的六镇鲜卑精锐,是真正的虎狼之师。
夕阳西下时,两人终于抵达蒲坂大营。营门前,杨忠、李虎、侯莫陈悦等将领早已列队相迎。
\"汉王!\"李虎大步上前,粗犷的脸上满是兴奋,\"您可算回来了!弟兄们都等着您下令呢!\"
刘璟翻身下马,拍了拍李虎的肩膀:\"进去。\"
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刘璟站在沙盘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除了李虎、侯莫陈悦这些老部下,还有年轻的贺若敦和几位新近投靠的将领。
\"诸位,\"刘璟声音低沉,\"刚刚得到可靠线报,高欢在晋阳屯兵十万,南下进攻泰州已成定局。\"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十万?\"羊侃惊呼出声。
李虎不屑地哼了一声:\"十万又如何?当年在六镇,我们哪次不是以少胜多?高欢那子,不过是仗着人多罢了!\"
侯莫陈悦拍案而起,粗声道:\"李将军得对!高欢区区十万大军也敢来送死,咱们必定打得他满地找牙!\"
杨忠一边挖着鼻孔一边表示:“才十万人,当年大哥带着我们在渤海大破葛荣三十万大军,现在才以一敌三,绰绰有余…”
“就是…”
“三将军的没错…”
刘璟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将,心中既感动又忧虑。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兄弟的勇猛,但这次面对的毕竟是高欢的精锐之师。
\"诸位勇气可嘉,\"刘璟勉强笑了笑,\"但此次形势确实不同以往。整个河东只有两万兵力,王思政守玉壁,贺拔允守安邑,慕容绍宗守河内。我们蒲坂大营也只有一万五千人。\"
帐内一时安静下来。这时,站在刘璟身旁的贺若敦突然开口:\"各位将军得轻巧,六镇鲜卑是那么好打的吗?忘帘年白袍陈庆之怎么败的?\"
刘璟眉头一皱,目光如刀般射向贺若敦。这个不知高地厚的子,竟敢在这种时候泼冷水!他强压怒火,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
贺若敦似乎意识到自己失言,但年轻气盛的他仍倔强地站着,不肯低头。
长孙俭适时出来打圆场:\"贺若将军也是出于谨慎。依我看,当务之急是先坚壁清野,组织百姓入城避难,不给高欢补给的机会。\"
刘璟深吸一口气,走到沙盘前。他的目光在河东地区的裴、柳、薛三家的坞堡上停留了片刻,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个细微的表情被站在一旁的参军刘道德敏锐地捕捉到了。刘道德是刘璟刚认下的族弟,为人精明,善于察言观色。
\"绣衣统领杨檦,飞羽校尉李檦。\"刘璟突然点名。
两名将领立刻出列:\"末将在!\"
\"你二人率军前往河东,组织百姓入城避难。务必确保粮食、牲畜全部转移,不给敌军留下任何补给。\"
\"遵命!\"二人齐声应答。
议事结束后,众将陆续离开。刘道德却没有立即走,而是等到大帐内只剩下刘璟一人时,才上前低声道:\"汉王,关于河东三大士族的坞堡...\"
刘璟抬眼看他,目光深沉:\"你想什么?\"
刘道德谨慎地:\"裴、柳、薛三家在河东根深蒂固,坞堡坚固,粮草充足。若高欢南下,恐怕...\"
\"此事我自有考量。\"刘璟打断他,\"你先下去吧。\"
刘道德恭敬地退下,但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夜幕降临,杨檦和李檦正在营帐内收拾行装,准备明日出发。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杨统领、李校尉可在?\"是刘道德的声音。
二人对视一眼,连忙起身相迎:\"刘参军请进。\"
刘道德掀开帐帘,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打扰二位了。\"
\"刘参军客气了。\"杨檦让出座位,\"不知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刘道德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偷听后,才压低声音道:\"二位可知今日汉王为何在沙盘前迟疑?\"
李檦皱眉:\"汉王心系河东百姓安危,自然要慎重考虑。\"
刘道德轻笑一声:\"李校尉得不错,但汉王所虑,恐怕不止于此。\"他顿了顿,\"河东裴、柳、薛三家,坞堡坚固,粮草充足,却一直对我关陇新政阳奉阴违。如今高欢大军压境...\"
李檦眼中精光一闪:\"刘参军的意思是...要借机除去这三家?\"
杨檦闻言大惊,连忙制止:\"不可!河东裴协、裴英起将军尚在我军效力,柳敏也在陇西出任刺史,我们岂能残害同袍家眷?\"
刘道德摆摆手:\"杨统领误会了。我并非此意。只是...\"他意味深长地看着二人,\"汉军人数有限,不可能一一通知到位。那些...未能及时接到通知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杨檦还想再什么,却被李檦暗中拉住衣袖。李檦笑道:\"刘参军放心,我们明白该怎么做了。\"
刘道德满意地点点头,起身告辞:\"时候不早,二位早些休息,明日还要赶路。\"
待刘道德走后,杨檦立刻质问李檦:\"你为何拦我?这分明是要我们故意遗漏那三家的通知!汉王绝不会下这种命令!\"
李檦叹了口气,低声道:\"杨兄,你还没看出来吗?刘道德虽只是个参军,但他能揣摩汉王的心思。汉王虽然没,但心里一定想过这个问题。这个刘道德,不简单啊。\"
杨檦沉默片刻,握紧拳头:\"那我们该怎么办?\"
\"应下来就是。\"李檦冷静地,\"该通知的我们照常通知,至于他们撤离不撤离,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刘道德不过是个参军,我们不必太当回事。\"
杨檦望着帐外的夜色,心中充满不安。他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远不止是面对高欢大军那么简单。河东士族与关陇集团之间的矛盾,恐怕会在这场战争中爆发。
\"希望汉王能明察秋毫。\"杨檦最终只能这样道。
李檦拍拍他的肩膀:\"睡吧,明还要赶路。记住,我们首先是军人,服从命令是职。\"
(裴侠(约506年-559年),原名裴协,字嵩和,是西魏、北周时期的着名大臣,以清廉勤政、刚正不阿着称,是中国古代廉吏的典范之一。
相关典故
? “独立使君”:裴侠任河北郡太守时,与其他太守一同接受宇文泰接见,宇文泰指着他对众人:“裴侠清慎奉公,为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人皆默然,无人敢应,因此他被称为“独立使君”,翠故成为廉洁官吏的代名词。)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m.rcxsw.com)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