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秋收之际,诸般事物何其纷杂。
姬衡在章台宫安坐,每日自咸阳各处运来的奏书都不知耗费多少车辆。
而如今骤然又在白听到王后请见,周巨心中竟有种恍然昨日的感觉。
毕竟,从大王言册立王后,秦卿就再也没有白日请见过。
如今突然前来……
他心中百般思量,知晓对方绝不是来送汤送水安慰大王,又想起此前侍从禀报有铁官前来咸阳。
于是心中也是一阵期待,而后速速禀明姬衡。
“大王,王后请见。”
姬衡手中朱笔一顿:“宣。”
周巨趁此机会,赶紧奉上热茶点心:“大王,今日已看奏书六十斤,还请歇息片刻。”
姬衡看他一眼,而后端起茶杯:“王后因何事前来?”
正着呢,便见秦时已踏入章台宫,此刻面颊红润,神采奕奕:
“大王,我来与大王献宝。”
“只不知大王若果然欢喜,又该如何赏我呢?”
姬衡挑起眉头:他这位王后,诸般宝物都是由自己赏赐,如今再有献宝——
这念头才刚转过,就见秦时已安坐在他身侧,动作熟稔又依恋。
姬衡顿觉无奈,正要些什么,却见皇后已经冲着阶下侍女招手:
“周府令,还请将赤女手中的宝物,献给大王。”
手持利刃与王亲密接触,属实不安全。
如今费这一道功夫,让周巨心中不由啧啧:
别看王后如此依恋大王,行为亲密且微微逾矩,可真正触及大王敏感心思的事,她是半点不做。
何其有分寸!
而后他在阶下打开匣子,眼神不由又是一亮:
“大王!匣中是一柄上好的神兵!”
秦时未多见过许多兵器,他却是知道大王库中诸多神兵利器。
不管是大王亲自持有的宝剑太阿,还是他袖中日日握持的短剑,与面前这柄铁剑,都有极大的不同。
这寒光闪闪的锐芒,这上头别样的纹理,还有澄净如霜的白铁质感!
他将匣子高举,躬身踏上台阶,心呈送到姬衡面前。
而姬衡收回心神,显然已经预感到什么。
此刻,他将匣中短剑拿了起来。
沉甸甸的冰冷触感落入掌中,很快又被掌心热烫的温度蕴得微微升温。
铁官来的匆忙,这短剑显然还未配上一柄镶金嵌玉的剑鞘。
可正是如此,在黑色锦缎的衬托下,极锋利的刀刃就越发显得幽冷,又锋锐无匹。
“好一柄神兵!”
他右手持着剑柄,左手轻托着剑身,此刻细细查看,眼中的喜爱神情毫不遮掩。
而秦时在旁看到他的欢喜,内心也油然生出一股献宝有成的喜悦来。
“大王要试试吗?”
她也很是期待。
自然是要试的。
但这只是一柄短剑,连演武场也不必去,姬衡便顺势抽出袖中短剑——
他那柄短剑也是在楚国收获的神兵。
同样是百炼铁的技术工艺,在如今秦国兵器的工艺中已然算得上是巅峰。
相比于手中这柄,剑身也更加厚重些。
只大约工艺又在几十年前,如今看着,并没有这等锋锐的色彩。
短剑的剑鞘被轻轻取下,秦时不必他,便已乖顺的离开座位,而后站立在不远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她向来对自己很是爱惜。
而姬衡则赞许的看她一眼,此刻双手用力,兵刃相交,只听得一声铮然响动!
金属交击之声在殿中隐隐回绕,而再看这两柄短剑,只见其上毫发无损。
姬衡朗声笑起:
“好!果然是一柄神兵!”
他之力气,本来较之常人就要胜出不少。
且自己原有短剑乃是楚国神兵,可献上来的这柄,显然是工艺有成后的普通成品。
如今二者相交,都未有损,又怎能不令他开怀呢?
但一人手持,用力难免不够,他因而连奏书都顾不上,迫不及待便起身。
“中郎将何在?速调两名力士,来与我试这神兵。”
秦时好生无奈:
“大王。”
她在旁边笑道:“只这一柄短剑,哪里配得上大王?铁官今日前来,自然还带有其余宝物。”
姬衡顿时高高扬起眉头。
不多时,铁官就已战战兢兢在殿前下拜。
而侍从则轻轻抬着两方匣子。
打开来看,则是一柄与现如今秦军规格别无不同的秦长剑。
也是同样的锻打工艺而成。
剑身比之前那柄短剑要略厚重一些,战场冲锋杀敌,想来定然无往不胜。
而另一处匣中,则是一整块平整光滑的琉璃。
这琉璃呈淡淡的青绿之色,但却格外剔透。
乍眼一看,仿佛碧波湖水,再无如今宫中常用琉璃的瑕疵与杂质。
铁官此前在兰池侃侃而谈,面带骄傲。如今面见秦王,却只敢趴伏在地上,战战兢兢,慢慢解:
“王后曾于诸位铁官议论新式工艺技法,另有楚国不传之秘,一一改进。又有高炉焦炭……”
他细细诉着秦时的功绩,对于这冶炼出的铁大为赞叹。
有足够的高温,炼铁的效率都比以往要胜出许多来,更别提这格外优胜的质量。
包括这琉璃,都大为不同。
严格来,此前低温烧制的乃是琉璃。
只需800~1000°高温就可得。
而如今工艺突破,高温有了,它所烧制的,就可称为玻璃了。
再佐以秦时的在锡液上方平整凝聚等方法,百般试验,这才成就如今这平整光滑的透明青绿色琉璃板。
以秦时的眼光来看,跟后世那种蓝色玻璃、绿色玻璃相比,也并没有太多差距了。
况且,相比于如今被称之【珍玉】的琉璃来,玻璃如今的造价会更稳定、更便宜。
秦时因此也欢喜道:
“如今有慈新工艺,做出大块琉璃并不算难事。敢问大王,我若以慈琉璃镶嵌甘泉宫的窗户,是否会显得过于奢侈?”
姬衡顿时微微皱眉。
“王后乃我秦国君后,只是用些琉璃罢了,何谈奢侈?寡人库中珍珠、宝玉、夜明珠,尽可拿来一并镶嵌。”
秦时:……
是她冒昧了。
跟这位陛下比起来,她认定的奢侈都不过是儿科。
? ?奏书:臣子呈给帝王的文书,是各类上奏文书的统称,涵盖范围较广。
?
奏疏:是“奏书”的一种。属于更具针对性的上奏文书,通常指臣子就某一具体政事或问题向帝王陈述意见、提出建议的长篇奏文。
喜欢秦时记事请大家收藏:(m.rcxsw.com)秦时记事日晨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